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年网络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有时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被称为“反转新闻”

02-18
摘要:   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年网络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有时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被称为“反转新闻”,过程一般是随着事件细节和真相不

  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年网络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有时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被称为“反转新闻”,过程一般是随着事件细节和真相不断被发掘、被展示,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由批评转为褒扬,由反对转为赞同,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则转而成为被同情者,甚至称为被赞扬者。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关于“反转新闻”的作文,特别考查的思辨能力。要写出一定深度,需要考生思考如下问题:

  一、为什么会有新闻反转事件发生?

  从媒体角度:

  (1)媒体人对事件不加调查,人云亦云,丧失了求真务实的责任感;(2)媒体人一味追求利益,一味追求吸引眼球。

  从网民角度:

  (1)不善辨别,一味盲从;

  (2)好奇心强,喜欢猎奇;

  (3)喜欢人云亦云,妄加评论,大发“善心”。

  从国家角度:

  (1)监管机制不健全,对网络传媒缺乏强有力的监督;(2)对随意发表言论者没有惩处措施;(3)有时,相关部门没有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让人妄加揣测。

  二、后果:

  (1)使事情真相扑朔迷离,让民众不知该相信哪种说法;(2)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大大降低,让民众不再相信媒体报道;(3)触碰民众敏感的道德神经,引发道德危机;(4)引发的“网络暴力”或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

  三、解决方案:

  (1)媒体人坚守职业道德,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2)民众保持理性,不盲从,不“先入为主”,不明真相不妄加评论;(3)国家加强监管,有关部门及时发布事件真相。

  参考立意:

  1、新闻反复反转,谁之过?

  2、雾里看花,需要我们擦亮慧眼;

  3、博眼球之风必须刹住;

  4、恪守职业道德,挽救信任危机。

  结构示例:题目《我看反转》。开头概述新闻反转现象,再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进一步论述新闻反转让吃瓜群众感到疲惫。接着阐述危害,让群众不再关注新闻真相。再进一步分析反转产生的原因,反转的产生往往都是不同的信息来源作用的结果。可喜的是事情的解释权力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相的探查来源不再单一,有人开始不再迷信权威。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能造成反转。然后再以“李咏”事件论证当我们因知道一个事件而产生情绪的时候,再因反转再次产生情绪的时候,需要我们冷静下来等待真相。结尾呼吁,面对反转,除了疲惫,我们要乐观,因为反转的发生意味着进步。面对反转我们可以有情绪,可是我们不该只有情绪,我们还应该有克制和理性。

  参考素材

  1、“男童误锁宝马车内,年轻妈妈拒绝砸玻璃”的新闻话题一出,群情激动,网友把矛头全部指向了“年轻妈妈”。的确,这新闻乍一看,让人有了“妈妈因为心疼车子而不愿救儿子”的想法,网友们则立刻将这一想法与道德问题相结合,开始指责那位妈妈“太狠心”。几天后,经证实,当时那位妈妈不仅没说拒绝砸车,而且和路人都尝试过砸车,只是没砸开。

  面对报道出的新闻内容,不明真相的网友的谴责并无大错,最要为这位母亲的冤屈负责的是发布这条新闻的媒体。他们并未弄清具体经过便肆意报道,网友们只是根据他们的报道表达自己的情绪。从种种类似事件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对于舆论走向是起着最关键作用的“风向标”。对于新闻的逆转,往往逆转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记者的报道角度和结果。媒体短短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的改动,都可能完全地转变舆论的方向。

  2、当然,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媒体的责任,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或多或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尤其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应培养求证意识,面对有争议新闻,在确定真相之前,做到不盲目附和,不盲目扩散,不做假新闻的推手,更不要做“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只有不成为噱头新闻的消费者,才能断掉新闻逆转现象的源头!

  3、看到一一个新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站队”:“这波我站XX",“司机做得没毛病,“我支持。其实,很少有一件事是非黑即白的,经典的苏格兰黑山羊理论告诉我们,当你执着于个点,你的看法一定会变得片面。那些急于表达自己的网友本意或许是想要伸张自己心中的"正义”,但站队这种行为本身就将这-层意义弱化了.更不要提全凭自己的臆想来评断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微博上的数据时时在刷新,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相,但看到评论区中一条条的指责与猜测,网友们的反应分明是最真实的。而这种情绪高昂的狂热心理,早在120多年前,就被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经典著作《乌合之众》里剖析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勒庞将群体癫狂的特征总结为四点,首当其冲就是“冲动、易变、急躁。

  【点睛】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平时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呢?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