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11-04
摘要: 实用文本阅读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

实用文本阅读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员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预测,我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00亿元,在整体教育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14年的25.4%扩大到31%,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5%。
(摘编自《2018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6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2024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7月18日)
注:K12指中小学教育(不包括课外辅导和民办学校教育)
材料三: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强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高级技工的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问题首先在教育,特别是技工人才培养出了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无视和偏见,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
世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也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理论上而言,马桶盖和圆珠笔之殇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中国这方面技能人才的缺失。这要求国内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都应适应现实的需要,为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打下人才基础。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塑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和用人制度改革。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成了“香饽饽”,这足以说明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只要提供适合人才成长和技能发挥的平台,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作为父母或者老师,要以新时代的思想和眼光去指导孩子的人生。广大企业应当重视改善劳动环境,提高职工的待遇和权益保障水平,让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更有职业尊严和自信。如此才能有更多的青年人乐于去就读职业院校,建设制造强国自然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富矿”。
(摘编自王明虎《发展职业教育须先破除陈旧人才观》,《青海日报》2018年6月19日)
材料四:
大国工匠需要“德技并重”,以培养未来大国工匠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该重技能轻职业素养。而当前我国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认识上存在误区,漠视、轻视、不重视;其次是在教学中的偏差——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学习,轻职业素养,重理论概念,轻实战演习,导致学生素养意识薄弱。同时,没有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是,职业素养教育少课程化,缺少专门的教材、教师、评价和教学,没有把职业素养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职业素养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职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大源在德国莱比锡观摩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后感慨地说,“而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另有一则调查数据表示,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表现满意度较低。
(摘编自梁国胜《职业教育既要重技能也要重职业素养》)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一可知,国家对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而且有着系统的安排和布局。
B. 材料二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占比已仅次于K12(中小学)教育。
C. 从材料三可见,我国制造业中出现高级技工缺口,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D. 材料四揭示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对职业素养培育重视不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2020年,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人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B.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幼教到中小学教育、职教、高等教育、各类培训等相对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C. 一方面市场对职业院校学生非常欢迎,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水平、技能人才待遇还有待提高。
D. 六成多企业对毕业生不满意,原因在于这些毕业生们的职业素养,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欠缺。
6. 应该如何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D    
6. ①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无视和偏见;②深化职业教育和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健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③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并从儿童抓起。
【解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