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02-08
摘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

1.D   2.D  3.C
4.首先提出问题:对美的概念的界定是不容易的;然后分析问题:不能静止和机械地界定美,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接着谈如何捕捉美, 让美的价值得以实现;最后明确审美价值的标准,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 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5.①《折柳曲》是触发诗人情感的典型物象,和诗人的故园之思有机契合,成为本诗的典型意象。②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曲》既实指曲名,又 代表一种离别的情绪③诗人此时客居在外,《折柳曲》触动了作者离别家乡时的心绪,触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A.“是能够”表示前后内容构成判断关系,原文第三段,可以看出,意象能够应用于文艺创作,从最后一段看,意象是“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但,文章在最后一段中提到,“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意”与“象”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具体形象,所以“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说法错误。
B.从原文第三段看,引入文学理论而具有美学意义,所以,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C.“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推断有误。原文说的是,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重要概念的能力。
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错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的应该是原文中的“胸中之竹”,而非眼中之竹。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的能力。
材料二首先通过柏拉图试图给“美”下定义,最终“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提出问题:“美”是难以界定的。接着指出“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因为“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
接着分析“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可见,“美”可以被人类感受、捕捉,将之转化为有价值属性的“有形之美”。
最后一段说“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明确了明确审美价值的标准,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有创意阅读的能力。
材料一中主要讲述“意象”的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在本诗中,“折柳”就是一个典型的融合了作者情感的意象,“柳”本身有离别留恋之意,《折柳曲》表达的也是离别之情。诗人在“曲中闻折柳”,既是真的听见了曲子,又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勾连,实际上是引起了诗人对离开家乡时的离别愁绪,勾起内心的思乡之情。因此,“折柳”就是本诗中的典型意象。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