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18年11月11日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他说:“此次世界大战争,协约国竞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我们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

03-30
摘要:   7.《南京条约》签订后,江苏布政使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深忧“千秋

  7.《南京条约》签订后,江苏布政使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这反映了清朝政府精英 (  )

  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尚未形成近代外交意识

  C.天朝上国观念淡化

  D.追求平等互利对外关系

  【解析】选B。题干中提及“李星沅气愤不已,说条约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中英两国‘官员平行’等内容,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实际上说明李星沅认为中国皇帝应高高在上,中国地位应高于英国,不关注割地赔款却重视华夷观念,说明近代外交意识尚未形成,故选B;题干中李星沅没有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等内容据理力争,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精英依然在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并非淡化,排除C;李星沅并非追求平等互利,而是希望华尊夷卑,排除D。

  8.1918年11月11日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他说:“此次世界大战争,协约国竞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我们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什么人!这不算怪事!”他充满激情和向往地宣告:“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这一现象表明 (  )

  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成为普遍共识

  C.社会运动的发展出现新趋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影响了中国社会进程

  【解析】选C。对普通劳工阶层的重视,劳工阶层的崛起推动了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A、B、D都不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当时背景下的新现象。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