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肖玲玲《进士只是“文凭”》)今天各种古装戏大行其道,其中不乏有关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的场景。许多人以为,包括状元在内的进士们,好像就是板上钉钉的“官”无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01-21
摘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今天各种古装戏大行其道,其中不乏有关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的场景。许多人以为,包括状元在内的进士们,好像就是板上钉钉的“官”无疑了,但事实并非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今天各种古装戏大行其道,其中不乏有关科举考试、进士及第的场景。许多人以为,包括状元在内的进士们,好像就是板上钉钉的“官”无疑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历史学者倪方六介绍,举人和进士都不是官,古人叫“功名”,今人叫“文凭”。
虽然明清时期,考中进士之后肯定就会有官做,但在唐宋时期,考中进士只能说有了当官的资格。进士之后还要通过吏部铨试,铨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身,指体貌伟岸;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道美;判,指文理优长。四者皆可,则中选授官。“铨试非常难考,十多年也不一定能考过。”倪方六表示,“韩愈就考了好多年才考过。”据介绍,韩愈在第一次铨试失败之后,又连考两次,仍被淘汰,一直得不到官职困顿长安近十年,29岁才进入董晉幕府,谋得一个小官职。“铨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后安排到相应的职位上。”
现代中、高考及公务员考试中,考生姓名、考号等信息都是写在装订线内的,以确保批卷时不会徇私舞弊。但在北宋之前,试卷上的考生信息并未做任何保密措施。所以,除了要考得好,考生们还得提前打点好各种官场关系,在北宋初,除了通过考试,还需有两名以上在职官员联名举荐,才能有官做。像李白、杜甫、白居易之所以写了那么多诗歌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打动当时有实权的官员,好让他们举荐自己。很多普通老百姓家的考生,在参加科举前三五年,都会外出“宦游”,写一些诗歌、传奇等作品献给官员,推销自己。从宋太宗开始,科举实行“糊名制”,考官没有了之前那样大的权限。这是为了打压士族的势力,因为很多士族世世代代做高官,势力很大,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但官员举荐的制度还是存在的,官员举荐的士子任职后,若是犯了贪污等罪责,举荐的官员也会遭到降级或罢官的惩罚。
现代的公务员考试会分全国统考和各地自主命题。那古代的科举是不是全国统一试题呢?古代的科举一开始是实行全国统考的,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士,但是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人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照顾、平衡,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出现南北卷之分。《明史·选举》记载,“初制,礼闹取士,不分南北”。明成祖洪武年间曾发生过一起“南北榜案”,因为录取的51人全是南士,北士无一人进榜,朱元璋把主考官刘三吾流放到了边疆。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61人则又全是北士,首开了大明王朝分南、北取士的先河。在随后的永乐年间,科举考试并没有分南北。朱棣死后,其长子朱高炽当了皇帝,录取工作有了明显变化,明确了南北二片各自的录取人数和比例:30个录取名额分配比例是,南士录16人,北士录14人。朱高炽死后,宣宗正式将试卷分为南、北、中三卷,并成为定制。
(摘编自肖玲玲《进士只是“文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人认为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就会有官做,历史学者倪方六认为这是古装戏误导了观众。
B.唐宋时期,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当官的资格;明清时期,考中进士才是板上钉钉的官。
C.铨试是针对进士的选拔性考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常由礼部进行选拔。
D.铨试非常难考,韩愈就在第一次铨试失败之后,又连考两次才得以进入董晋幕府为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铨试的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举韩愈铨试之例证实铨试的难度。
B.文章论述了唐代存在考生考前打点好官场关系的情况,并且运用了李白、杜甫等名人的例子增强文章说服力。
C.文章论述了科举考试与现代各种考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其目的是为现代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D.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古代的科举是不是全国统一试题这一问题,并以明代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宋太宗开始,科举实行“糊名制”,这与现代考试考生将信息写在装订线内一样是为了考试选拔更公平。
B.很多老百姓家的考生考前外出“宦游”,写下诗歌、传奇等作品献给官员,主要是为了让有实权的官员举荐自己。
C.古代的科举一开始是实行全国统考的,在明代开始出现殿试采用分卷考试,并从宣宗始成为定制。
D.洪武年间“南北榜案”中主考官刘三吾被流放,是因为在考试中照顾了南方读书人,录取的51人全是南士。
参考答案及解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