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01-23
摘要: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

10. C    11. B    12. D    
13. ⑴如今义兵虽然聚集但军马很缺乏,(尽管)胡人兵卒不是(我们)需要的,但马匹不能失去;如果再拖延回信,恐怕他产生反悔之心。
⑵我之所以少买马匹,是因为(要)(向他们)显示贫穷,而且不把买马当做急事的缘故啊。    
14. ①害怕因关系疏远致使突厥为他人所用,为害边关,彼此成为不共戴天之死敌;②害怕因关系亲密以致引狼入室,使其成为百姓之蠹虫祸患。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炀帝为太上皇,故应在太上皇后断开,排除A、D;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故排除B。
故选C。
句子翻译: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王室;传布檄文到各郡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不完全与隋室相同。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专指”有误,和亲也指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政治联姻。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李渊没有采纳“让突厥资助大量军马”的策略。第一段“诸君宜更思其次”可见。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殊”,十分,很;“须”,需要;“而”,但;“稽”,拖延;“其”,代词,他。
(2)中,“所以”,…的原因;“示”,显示,给…看;“故”,缘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是原因概括式的主观题。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文章最后“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胡骑进入中国,是黎民百姓的大害。可见担忧突厥危害百姓;我所以要突厥人发兵,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可见担忧突厥为他人所用,为害边关,彼此成为不共戴天之死敌。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