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的“好消息”一定要准确再准确!

04-02 疫情   思考   判断
摘要:   昨夜,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微博、微信疯传,网上药店瞬间告罄。  一些地方街头甚至出现群众连夜排队买药的场景,为了双黄连,一些人早

  昨夜,一则“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微博、微信疯传,网上药店瞬间告罄。

  一些地方街头甚至出现群众连夜排队买药的场景,为了双黄连,一些人早把钟南山院士“不要出门”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情形让人担忧。经历了一夜的全民抢药,今晨各大媒体纷纷发声辟谣或呼吁,不要抢购、自行服用药物,“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

  疫情当前,任何好消息,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救命稻草”。看到这一夜之间的剧情大反转,我还想说几句。

  越是特殊时刻,越要理性思考。特殊时期,人们对于消息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无论是确诊人数增加的坏消息,还是药物研究突破的好消息。但越是特殊时刻,越要保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很多时候冷静想一下,就能避免被信息的洪流裹挟而行。不要冲动,待在家里多听、多看、多想想,就能为抗疫做贡献,就比盲目冲上街更安全。

  越是声音大,越要说准确的话。新闻媒体和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扩音器的作用比平常更加显著。很多人都是抱着“他声音大听他没错”的理念冲出了家门、冲进了药房。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声音,当好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当然是媒介平台的天职,但面对人命关天的“好消息”,要更加准确、可靠,才不会“希望换来失望的恶性循环”。

  越是权威,越要让百姓听懂。疫情暴发以来,科研人员没日没夜战斗在研究病毒“家底儿”的一线,传递出了不少让人心安的好声音。但对公众发声时,要多说一些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什么是抑制?什么是预防?什么算有效?负起学术责任,也要负起社会责任,才能让“好声音”真正发挥“好作用”。

  在这场战“疫”中,权威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之一,把每一个字都用在刀刃上,让每一个“好消息”都货真价实,则曙光不远,胜利可期。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