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创业,全国上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客运动。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该怎样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加入这场运动呢?我和我的几个同学一商量,决定用电路、代码以及3D打印等技术制作出一个小产品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公益广告,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抱怨很廉价,别做空想家,做个创客让自己骄傲,疯狂的想法没什么可怕,造点什么让世界看到……”。每天,我们就在这首歌的旋律中写下一行行代码,连接一条条电路。其中有很多困难,还有很多分歧,但我们都被创造过程的魅力吸引:因为,我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
没过多久,在通用技术课上,听老师说有一个叫做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比赛,老师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我们一听说这个活动,立即将我们正在开展的“创造秘密”告诉给了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大加赞赏,并承诺随时提供技术支持。
比赛分初赛和国赛两部分,初赛要求选手每人制作出一个创客作品,我当时的想法是做一台可以模拟真实飞机飞行的无人机。现在回想起那时的制作过程,确实还是比较枯燥的。我在制作中经常被一些小的技术问题卡住导致不能继续,不得不在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向老师请教,然后不断调试程序,加班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一次,我们正干得兴致勃勃,一名队友难以忍受这种辛苦和可能看不到结果的负面情绪的干扰,想要退出。我们好言相劝,他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工作了将近二十天,其间又经历一些修修补补和小调试后,我总算完成了一个具有我想要的功能的作品。
后来回想当时的整个制作过程,确实很枯燥,但看着自己的作品一步步成型,最后成功时,我心中的那种成就感远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能获得的,而且,这个过程也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完成目标的决心。
后来比赛一步步推进,我的作品过五关斩六将来到最后全国的比赛现场。国赛和初赛的体验截然不同,面对着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选手,是对手,也是朋友。
和来自全国的选手同台竞技是一个难忘的经历。虽然比赛的体验很美好,但是在比赛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紧张。初赛讲究的是质量,现场决赛讲究的是效率。现场决赛要求我们在两天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个小作品。虽然技术上不及初赛作品复杂,但由于时间紧,工程量依然很大。我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列下需要做的事情,然后一项项攻破。比赛中,我负责的是软硬件,我的队友负责机械部分。由于我们的速度很快,我们在所有组中第一个完成了作品。后来的比赛总体上也比较顺利,除了每一天都很劳累,基本是一路顺风地走完了全程。
比赛以我们的优异成绩告一段落了。然而我想,有关创客的故事或许永远都不会结束。在创客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以多掌握一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的过程;而且,我们在合作中还能收获到最真挚的友谊,培养协作精神。
有人说,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是的,如果生活中少一些抱怨和空想,多一些实践和磨练,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